新科技的發展為體育產業帶來哪些機遇?
導言:我國體育產業在國家健康大政策環境下迎來了絕佳的發展機遇,而具體發展路徑則應依托現代科技新成果,積極將科技成果轉化為體育產業新產品,提升我國體育產業的科技含量,從而增強產業活力和國際競爭力。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21世紀更被認為是科技創新的世紀,“知識經濟”成為本世紀經濟發展的關鍵詞。
過去20年來新科技井噴式的涌現,催生許多新的產業,許多傳統產業也因此發生了產業結構、生產方式、銷售方式等多方面根本的改變。
我國體育產業在國家健康大政策環境下迎來了絕佳的發展機遇,而具體發展路徑則應依托現代科技新成果,積極將科技成果轉化為體育產業新產品,提升我國體育產業的科技含量,從而增強產業活力和國際競爭力。
許多科技、經濟界大佬曾預言,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新知識、新技術將成為本世紀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的確,在剛剛過去的20余年的時間里,新科技不斷涌現,改變了世界經濟結構、產業結構,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認知,其對產業經濟的影響不亞于當年的工業革命。
本世紀初開始的世界范圍內的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鏈重新布局都是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構,各國在科技發展水平和積極利用新科技成果的反應速度不盡相同,使得不同國家的產業結構調整對新的國際產業格局的適應能力表現出差異。
積極適應這種科學技術推動下的產業結構和國際產業分工的調整是各國產業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
近年來,信息技術、人工智能(AI)、新材料、生物工程、航天科技等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方便的同時也促使整個產業經濟的發展模式發生根本的變化,產業升級與產業結構重整成為21世紀各國面臨的迫在眉睫的大事。
體育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的跨領域綜合產業,在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大潮中應當是最容易實現轉型升級的產業,也是最容易吸收新科技拓展新發展軌跡的產業,特別對于中國的體育產業來說更是如此。
因為,一方面,中國的體育產業更加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新興產業,沒有陳舊的產業體系成為它發展的包袱;
另一方面,中國具有世界最大的體育產業市場,而且在這個市場中消費層級分明,需求多樣,是任何新科技在體育產業中應用并拓展市場的良好試驗場。
作為體育產業的從業者或者學者,積極研究未來科技發展的新趨勢,把體育產業的發展與科技應用密切聯系,必然能夠引領體育產業的創新與高質量發展。
1、新科技趨勢及其對體育產業的影響
新科技發展趨勢與產業經濟走向
談到新科技,信息科技是長久不衰的新科技,盡管從上個世紀它已是引領新科技發展的主導力量,但信息科技的日新月異永遠可以用“新”來描述。
現代信息技術的突破點以及未來走勢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一是云計算;二是人工智能。
這兩項技術結合起來就使得在很多領域里機器可以代替人,很多工業設備、家用電器、交通工具等等眾多傳統領域都在轉向智能化發展方向。
加上網絡科技的不斷升級,智能化已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走入工業生產,甚至走入軍事科技,如果說工業革命是讓機器動力代替了人的體力的話,那么現在逐漸推開的人工智能就是要讓機器代替人的腦力,而且自動控制遠比人工控制精確、實時和高效,從而可以實現過去人工控制不可能實現的操作,比如:微創手術、超精度制造、3D打印等等。
當然,移動網絡技術的普遍運用為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提供了必須的平臺,便捷的網絡能夠幫助我們實現數據共享、遠程控制,這將帶動許許多多的產業進行產品升級和產業鏈重組,未來科技發展的顯著趨勢之一就是智能化,這個趨勢對整個產業經濟的影響是革命性的。
另一個重要的新科技趨勢就是材料科學的飛速發展使得航空航天、精密儀器制造、芯片制造等產業的發展速度超乎人們的想象,據美國公布的《2016-2045年新興科技趨勢報告》報道,在過去的10年里,材料科學的突破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種先進的材料。
從可以自我恢復和自我清理的智能材料,到可以恢復原本形狀的記憶金屬,到可以利用壓力發電的壓電陶瓷材料,到擁有驚人的結構和電力性能的納米材料,這些都是材料科學家的成功。
這里提到的都是最尖端的材料科學成果,它影響的也是最尖端的制造業領域,其實有許多新材料的出現大大改變了普通制造業的產品,對人們的生活也產生著深刻的影響,這包括建筑材料、汽車工業材料甚至服裝面料。
總之,尋求新材料替代是現代制造業創新和產業升級的一條重要渠道。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新科技趨勢就是能源科技的新發展。
人們可以親身感受到的是,從2021年開始電動汽車被各大品牌廠商推出,大有取代燃油汽車的趨勢。
其實電動汽車的大規模發展是基于充電技術的成熟和穩定,除了汽車領域,能量的存儲是未來能源科學的一個可預見的發展前景,美國特斯拉明確表示,未來幾年他們將致力于更大能量的電能存儲技術的開發,他們試圖把發電廠發的電儲存起來,從而可以在更大的交通工具或者工業動力方面發揮作用。
可以說,電能儲備技術的成熟和發展將帶來一場名副其實的能源革命,它不僅對能源利用、環保、交通、民生等領域的發展意義重大,而且它將改變世界經濟格局,一些傳統的靠石油發跡的國家將受到經濟沖擊,反而一些資源匱乏但技術先進的國家更加收益,比如:
日本、以色列等。因此,這場能源革命將更大程度地促進技術進步,更大程度地扭轉資源依賴型經濟向技術依賴型轉變。
而經濟格局的轉變會迫使政治格局的轉變,新科技的普及也會向科技落后的、過去以來資源發展的國家滲透,從而使國際政治格局發生根本的變化,在新的政治格局下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模式與新的國際經濟秩序。
因此,現代科技發展趨勢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預示未來國際經濟、政治的走向,也可以說,科技發展趨勢影響著人類的未來。
新科技對體育產業的影響
過去近十年的時間里,中國經濟經歷了產業結構調整、供給側改革、中美貿易戰、疫情等多方面前所未有的挑戰,經濟結構發生著主動或被動的巨大變化,體育產業也在各種挑戰中尋求新的、高質量發展路徑,這些新發展路徑的主要表現在于:
轉換新動能,從要素投入到創新驅動,以“人才紅利”接棒“人口紅利”;構建新平臺,以“新基建”支撐新融合,轉“數字鴻溝”為“數字紅利”;營造新環境。
深入推進“引進來”“走出去”“放管服”;奠定新基石,完善體育科技成果轉化體系,為融資估值提供新測度。
不難看出,這些新路徑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積極利用新科技成果,提升體育產業的科技含量、人才與知識含量。
對于我國體育產業來說,這些挑戰著實是一次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機遇,過去幾十年來,我國體育產業一直是步西方體育產業的后塵而艱難前行,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很弱,不具備產品優勢、品牌優勢以及市場優勢,因為我們自己的體育產業市場也被西方產品占據大半。
近年來新科技對我國體育產業的積極影響已越來越明顯,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有學者總結了我國體育產業過去幾年的科技發展成果并指出,體育用品智能化制造和體育賽事數字化管理是兩個突出的科技水平提升的標志。
更有學者認為,體育產業數字化是未來體育產業發展的總趨勢,認為體育產業數字化是在數字經濟時代背景下數字技術與體育產業相融合,提升產業效率的發展過程,其本質在于體育企業運作方式的數字化轉型。
對于科學技術的發展而言,體育產業是一個理想的綜合性應用領域,大多數的科技新成果都能在體育產業中找到應用的對象,前文所談到的材料科學的新進展其實很多已被體育產業所應用并得到了極大的市場認可。
比如新型服裝面料GORE-TEX被廣泛應用于戶外運動服裝上,由于它輕薄、防雨、透氣且容易打理,以此類面料生產的沖鋒衣、登山衣褲、徒步鞋、登山鞋等極大地滿足了戶外運動的環境要求,突出了戶外運動服裝的功能性、專業性,因而使得戶外運動服裝在服裝市場上獨樹一幟,不僅開發了一塊兒新的市場領地,同時也提升了整個體育產業的專業性和科技水準。
另外,一些碳纖維、輕型合金材料也已廣泛被運用于體育產品的生產和開發中,比如:
碳纖維和鈦合金材料制造的登山杖,即提高了產品的強度,有減輕了重量,極大地改變了產品的性能;
高溫碳芳預浸材料制作的皮劃艇,韌性好、重量輕,易搬運、耐用,為皮劃艇運動愛好者帶來方便,提升了興趣。
可以預見,未來新型材料科學可以在體育產業內大展宏圖,在提升體育產業的科技含量的同時,也為新科技拓展出新的應用領域。
2、新科技支撐下的我國體育產業發展之策
利用新科技開發新產品,開辟走向國際的新途徑
我國是競技體育大國、強國,但體育產業卻是相對競爭力較弱的產業,國際大品牌、大公司占據著人才優勢、資金優勢和市場優勢,即便是我國國內市場也基本被外來品牌占據著中、高端市場。
在運動服裝方面,我國一些廠商也試圖和外來品牌一爭高下,但很顯然,他們的競爭力與耐克、阿迪、安德瑪、銳步、艾斯克斯等品牌還沒辦法爭奪市場主導地位。
其他體育用品乃至體育科研設備、健身器材、休閑運動用品等更是西方國家品牌占有絕對優勢,也難怪,向帆船、皮劃艇、棒球、登山等戶外運動都是起源于西方,相關用品的設計、生產、銷售在西方已有百年的歷史,我們在這些領域要創造新品牌顯然沒那么容易。
因此,我國體育產業要想走向世界就必須走科技發展道路,積極應用新科技成果,在新科技應用領域積極創新,開發體育產業新產品或增加現有體育用品的科技含量。
有學者研究了現代智能科技的最新成果并提出其在我國體育產業可應用領域,包括:以需求為導向的競技體育智能化,以健康為旨向的群眾體育智能化,以實現轉型升級為目的的體育產業智能化。
嚴格地講,中國體育產業早已走向了國際,它是國際體育產業鏈中重要的一環,許多大品牌體育服裝、體育用品制造商的主要生產基地都曾經設在中國,中國生產的羽毛球、乒乓球等產品占據了很大的國際市場份額。
但是中國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卻十分薄弱,我國的體育產業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群,未來走向國際的產業結構優化過程需要新科技阻力以提升產業的科技含量,提升國際競爭力。
有學者在研究我國體育產業新舊動能轉換問題時指出,提高體育產業的科技含量有利于體育產業結構的優化,促進我國體育產業向全球價值鏈上游攀升。
利用新科技開發新的運動項目,占領休閑運動市場
體育產業的發展依賴于人們從事的運動項目,每產生一個新的運動項目就會相應的拉動一個新的消費領域,從而產生一個新的體育產業分支。
當年有人受到滑冰運動的啟發而發明了輪滑鞋,因此而產生了一個新的運動項目—輪滑,接下來便是輪滑鞋、輪滑場地建設、輪滑個人護具等一系列產品的問世。
同樣滑板運動在今年的東京奧運會上成為了正是比賽項目,而這個項目也是在單板滑雪和劃水運動項目的陸地化,如今已借助奧運會的平臺成為一個競技運動項目,其產業價值鏈得到了實質的提升。
這些項目的發明只是靠奇思妙想,其實并沒有高深的科技擬含量,如果能夠依托新科技創造新項目,那么其產業價值將更加不可估量。
比如,依托無人機技術就可以開發新的運動項目---無人機越野運動;
依托充電技術可開發電動水上滑板、電動帆船等一系列的水上休閑運動項目,甚至現在滿大街的電動車也可以開發成新的競速運動項目。
其實,休閑運動項目的范疇很大,只是我們從小受的體育教育把運動項目局限在了很小的競技體育范圍內,對于休閑、娛樂運動項目的創造與想象被嚴重約束了。
在現代新材料、新能源技術的支撐下,有很多休閑運動項目可以去開發和創造,在此過程中要打破傳統運動項目概念的束縛,只要是健康的、休閑的、娛樂的活動形式都可以開發成現代休閑運動項目。
利用數字技術助力運動健康產業發展
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是本世紀信息技術領域的新突破,也是未來數字科技發展的顯著趨勢。
就體育產業而言,數字技術可以在運動競賽組織與管理、體育用品制造與銷售等領域發揮作用。
2019年杭州馬拉松比賽有阿里集團承包組織與管理,整個比賽從報名到比賽結束都采用了數字化管理,使得比賽有條不紊,表現出了與以往不同的秩序和效率。
有學者認為,數字技術能夠降低體育產業運行成本,深化體育產業分工與生產協同,助力體育產業高效率發展。
具體地,當前亟待解決的體育產業熱點問題在于運動健康產業的突破性發展,過去幾十年,人們在體育鍛煉增強體質的探索中并沒有真正找到運動促進健康的精確量化控制方法,現代數字技術理論上能夠幫助我們完成這樣的研究和產業突破。
因此,利用大數據分析和社區體育運動檢測實驗等多種方法結合使用,總結出不同年齡、性別、不同體質人群的適宜運動負荷和適宜運動項目是當前運動健康產業的當務之急。
取得這樣的數據成果不僅可以造福廣大民眾的健康福祉,而且可以極大地促進運動健康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擴大運動健康產業的領域和范圍,可謂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贏。
3、總結
科技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更改變社會運行方式和生產方式,21世紀的產業經濟與科技進步與發展息息相關,全球產業結構和產業鏈都在隨著新科技的問世而隨時發生著改變,積極利用新科技成果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更新換代是提升產業鏈端口的關鍵。
我國體育產業雖然是新興產業,但與世界體育產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已經落后了,在傳統的商業模式下競爭我們顯然不占優勢,積極利用現代科技成果,提升我國體育產業的科技含量是實現產業升級、參與國際競爭并立于不敗之地的必然路徑。
來源: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免責聲明:文章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本平臺致力于尊重原創,版權歸著作權人或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及時刪除。
推薦閱讀
- 2022-04-06幼兒園活動地面鋪設
- 2022-04-06體育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戶外運動項目賽事活動監督管理的通知
- 2022-01-07新科技的發展為體育產業帶來哪些機遇?
- 2021-12-31體育公園建設迎來黃金機遇期,如何解決推進中的難點痛點和賭點